保研经验分享系列(一):测控13-3班 刘灵成

时间:2017-05-08浏览:467

 

刘灵成,测通学院 测控13-3班学生,201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仪器仪表工程专业,以下是该同学的保研经验分享

学弟学妹们,你们好,我是测控13-3班的刘灵成。第一次这么写,感觉像获奖感言,我希望我所写的东西,大家能有所收获。

转眼间大四了,现在我坐在寝室,回想四年过的真是很快。就像昨天刚过去。一路走来,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,我真心的感谢辅导员姚春波老师,实验室指导老师罗中明老师,以及很多教过和给我帮助的老师们,感谢所有的同学和朋友们。

大一的时候,那时候刚过高考,顶着一个很疲惫的状态,那时候还保留之前的学习习惯,晚上自觉的自习,参加了一些社团,但是日子过的可以说是稀里糊涂,完全没有别的想法,后来有一天我的老乡,也是上一届的专业第一王林,他和我谈了很多。那时候已经是大一下学期了,上学期没想太多,但成绩还是班级第一,可是专业排名不行,我还记得那是个二等奖学金。王林还有上上届赵阳,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佩服的东西,让我恍然大悟,原来大学可以这么度过。大二我开始认真的学习,大学的考试,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,有一些科目,学的很难,考的简单,我当时就是很郁闷,平时学那么深入,考试不学习的考前突击一下也可以和你差不多,甚至超过你。后来明白,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,态度认真,平时踏踏实实的走过来,慢慢的才会有收获,到了大四才明白,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。大二下,那时候赵阳刚保上天大。当时我就明白,我需要比赛,所以大二下,我进入实验室,参加了一些比赛。大三开始准备保研,我的上一届保的都很好,当然也有失败者,毕竟竞争是激烈的。

接下来我说一下我大学的感悟吧。

第一,得有一定的毅力,这个真是必须的,你可以想象一个人自习到很晚,直到一个屋子就剩自己,基本上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再看一遍课本甚至大部分都不止一遍。开始时候可能还是不太懂,但是慢慢读完以后你就会发现不一样了,是和那些突击复习的不一样了。其实这个,做过比赛的人都知道,最后得奖的就是那些能保持状态坚持到最后的人,与你比别人聪明啥的没什么关系,我记得当时王林就总和我说“没事,谁都不会,坚持到最后就行!”。

第二,得有效率,我其实白天的时候从来不学习,习惯到了晚上,自己坐在主楼一个教室,看课本,整理不会的,做题。这个关键是找到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。

第三,得有信息来源,这个挺重要,比如一些比赛,一些保研的学校夏令营信息,导师信息。一些学长的资源。

第四,得有自信,当我和一些中南、华科、北理、工大等等学校学生在一起面试的时候,我是有压力,但是我不会自己首先就否定自己,后来当我面试了这么多次以后,就明白大家都一样,而且很多还不如我呢。但是还是得理智,也不能盲目自信,比如有的学生实力确实超乎你想象。补充一下:我参加了中科大光子夏令营、天大、北航、工大、清华的面试,申请给面试机会的有上海交大,复旦、武汉大学。他们都是结合学校和你自己表现综合打分的,要相信自己的实力。还有一点是,人真是很多啊,在北航的时候,从早上都面试到半夜了。

第五,应该尊敬我们的老师。他们确实可以帮到我们很多,人心都是相互的,我一直以来上课都坐前排,认真的听课,积极地回答提问。当我在和别的学校学生一起参加夏令营或者面试时候,就我自己感觉,咱们学校就测控来讲真是很可以的,从老师的水平到教学的设计等等,我觉得是不输于大部分985的。所以不管喜欢不喜欢学习,都应该尊敬老师,他们是学术前辈更是我们的长辈,不管是学术水平还是人生道理上,在我迷茫的时候帮到我很多,这里再一次向我的老师致谢,谢谢你们帮助和指导,谢谢。

第六,交际圈会逐步不一样。从大一参加比赛认识的人,后来才知道有的是电气专业第一,有的是机械学院厉害的学霸,有的后来是科林软件的大神,还有某某会主席等等,参加夏令营认识一些其它大学的同学,比如北航的,后来我去北京面试时候多亏他们的帮助,中科大的,有一次晚上几个人带我走了很久去吃他们觉得好吃的东西。

写的差不多了,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,努力加油,就这么四年,相信自己,不留遗憾,奋斗的青春更美丽,很喜欢下面一段话,最后送给大家:

我曾剪下自己的一段青春,用来奋不顾身地朝着一个目标狂奔,那勇敢的模样,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漂亮。像夏日里热烈的太阳,像原野里自由的风,像不曾跌倒一样。我永远深信,有些东西,冬天从你身边带走了,春天还会还给你。就像,我与我的梦想。――《那段奋不顾身的日子,叫青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