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、交流经验、分享成果、共同提高,9月13日下午,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暨经验交流会在西区1号楼第三会议室召开,全体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参加了会议。
心理教研室主任吕彬江结合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》及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,就课程的大纲、教材、教案及课件进行了讲解,并做了规范要求: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,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,精心设计教学过程,创新教学组织形式,认真开展教学反思,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,努力使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有特色、起效应、创精品,真正使每一位大学生受益;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收集学生心理问题信息,及时处理并根据情况反馈到各相关部门;三是要保持联系,加强沟通交流,共同提高,加强研究,拓宽知识面,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,从而达到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。
心理教研室副主任焦岚对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咨询服务、心理档案建设、心理协会纳新等的宣传提出了具体建议,计算机学院副书记戴湘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、对课程目标、内容的理解和课程的重点、难点、教学方法、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参会老师进行了分享。
会上大家一致认为,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结合教学实践,重视创设情景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以学生为主体,尊重学生个性;提倡活动教学,通过案例分析、心理剧表演、视频分享等形式,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、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。本次会议是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识的互补、互助、共享和共识;为教师的交流、互动、共同提高、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。